本网讯(通讯员:董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6日赴“将军县”金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红色传承砥砺初心”为主题,通过“产业赋能+红色教育+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为革命老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活动涵盖直播助农、产业调研、红色研学、安全教育、非遗传承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数字赋能:直播助农打开乡村振兴新通路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商学院“三叶草”团队于6月30日至7月1日深入金寨县乡村振兴农旅体验馆、安徽俊达食品有限公司和铁冲乡铁冲村,实地调研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情况。团队创新采用“溯源直播”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向全国消费者推介金寨优质农产品。直播中,团队成员化身“新农人”,生动讲解农产品的种植环境、营养价值和文化故事,吸引了超5000人次观看,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产业深研:解码乡村振兴的“金寨样本”
7月1日至2日,团队前往安徽俊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油坊店乡西茶谷,深入调研创新型农业扶持模式。俊达食品通过“公司+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5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西茶谷则以“茶园+旅游+茶文化”融合发展为特色,开辟了乡村振兴新路径。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深刻认识到产业融合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表示将结合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
红色铸魂:在将军县上了一堂沉浸式思政课
金寨县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7月3日,团队前往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和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团队成员庄严肃立,重温入党誓词;在红军纪念堂,大家认真聆听革命先烈的事迹,感悟红色精神。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激励着青年学子传承革命薪火,勇担时代使命。
乡村振兴调研:聚焦老区发展
7月4日,团队深入梅山镇多个村庄,围绕“农旅融合、红绿融合促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主题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农户,团队了解到金寨县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发现人才短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调研成果将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安全教育:守护乡村平安
7月5日,团队在梅山村、小南京村等地开展防溺水和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形式,团队成员向村民普及安全常识,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非遗传承:弘扬大别山民歌
7月6日,团队拜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余述凡老师,深入学习大别山民歌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余老师现场演唱经典民歌《慢赶牛》,团队成员被其深厚的艺术感染力所震撼。大家表示,将积极推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商学院“三叶草”团队用脚步丈量金寨热土,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队员们褪去“学生气”,沾满“泥土香”,在实践中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式成长。正如队长任清影所言:“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们增长了才干,锤炼了意志,更在红色沃土上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商学院党总支书记罗振林指出:“我们要把金寨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推动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目前,学院已将本次活动成果纳入思政课程案例库。这些举措彰显了学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更广阔的实践舞台。展望未来,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地合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以专业智慧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审核:罗振林 责任编辑:胡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