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张若彤)为了解柯村镇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7月28日上午,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 “鸿鹄之志”志愿服务队深入黟县柯村镇,走进柯村茶厂、黑鸡保种场、中草药基地及红柯窑营地,结合商科知识为特色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
在柯村茶厂,团队成员们探访了茶叶生产线,了解加工量、优质品率等情况。茶厂总经理李天成向大家介绍道,自2023年他接手后,便着手进行革新,将仓库改造为办公室、包装室、审评室及直播室,搭建电商基础。2023年先通过微信尝试线上销售,2024年注册抖音企业号并开通小黄车,仅上架一款单罐红茶,一周内就在“祁门红茶”全国搜索排行中跻身前二十,成功实现从传统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转型。
随后,团队成员们前往“十大皖药” 中草药基地——十三街家庭农场。团队成员们从主理人吴东明口中了解到该基地通过流转土地打造规模化黄精种植园,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困境,更通过集约化管理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队员们认为可延伸产业链,开发药膳汤包等终端产品。指导老师胡鸿建议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差异化包装,与基地产品升级规划不谋而合。
胡门黑鸡保种场厂长朱涌峰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扩大销路,同时扩大黄山黑鸡的知名度,四处奔波,与各地餐饮企业洽谈合作。推介产品,被拒绝是常有的事,但自家黑鸡的高品质给了他信心。最终,黑鸡赢得了众多餐饮企业的青睐,合肥、上海、昆山、无锡等地的市场大门逐渐打开。
最后, 团队成员们来到江溪村红柯窑营地。负责人张晖作为返乡创业者,打造标注“红柯窑”品牌的一系列乡村土特产,涵盖黟县的“五黑”产品,尤其是柯村的黑鸡和黑猪、还有当地的中草药、火腿、山茶油和笋衣等等。还开发户外露营基地,挖掘“红柯窑”和“红军洞”周边的红色故事,供世人参观纪念,体验当年红军生活,不忘来时路。张晖说:“由于时间短,规模小,目前红柯窑土特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线上推广仅停留在朋友圈带货,但我相信这个品牌已经扩大了柯村农产品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对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已经显示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服务队建议搭建“研学引流-品转化-私域复购” 闭环模式,通过短视频增强消费者信任,建立会员社群开展定制化销售。
此次三下乡调研活动,让“鸿鹄之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了柯村镇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调研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详细的报告,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后续的努力,帮助当地更好地开展电商运营,让柯村镇的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审核:罗振林 责任编辑:胡鸿)